本报合肥8月10日电(记者丁一鸣)近日,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该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需求,使半导体量子芯片可更高效地与其他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部件交互联通,将充分发挥半导体量子芯片
近日,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该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需求,使半导体量子芯片可更高效地与其他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部件交互联通,将充分发挥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强大性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报合肥8月15日电 (记者徐靖)近日,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该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需求,使得半导体量子芯片可更高效地与其他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部件交互联通,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1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最新的自主可控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夸父 KF C72-300)已在近期发布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运行。
近期,郭国平与教授肖明、研究员李海欧、曹刚等人合作,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创新性地设计了T型电极开口式六量子点结构,该结构使得控制比特与目标比特有较强的耦合,同时两个目标比特之间的耦合较小,很好地满足了实现两个控制比特对目标比特受控非门的操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