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剑河县迎来2024年首场降雪,这场雪给居民带来惊喜和兴奋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及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剑河县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深入各辖区以雪为令、广泛动员,用实际行动战冰雪、保平安、护民生。敏洞乡干部职工在积雪路段站岗。
剑河县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茂密,被誉为“药材之乡”,有钩藤、杜仲、厚朴、天麻、灵芝、黄柏等中草药材1024种,通过深度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该县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林下中药材产业体系。
暖阳高照,药材飘香。眼下,正值中药材淫羊藿采收季。走进剑河县岑松镇湾根村林下种植淫羊藿建设项目基地,一簇簇淫羊藿叶绿枝茂、长势良好,村民正抢抓时节抓紧采收。“今年是我们试点林下套种淫羊藿的首个采收期,因为品质好,试种的14亩淫羊藿早早就与药材公司签订了收购订单。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本文约563字,阅读约需1分钟8月28日,随着大桥最后两片T梁的放置,位于剑河县境内X830县道的剑河锡绣大桥迎来了主体完工。标志着锡绣大桥拱桥桥面系单端架设T梁施工工艺取得圆满成功,锡绣大桥建成通车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链接」日子越过越美好,其乐融融迎新年。随着新年的临近,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大家提前感受节日的温暖喜庆,近日,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镇小广村在剑河县城生活的侗族群众身着侗族服装,欢聚一堂,开展打糍粑、煮油茶、唱侗歌、演侗戏等民俗活动,迎接2025年新年的到来。
侗年,是侗族人民喜团圆、庆丰收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12月1日,时值农历十一月初一侗年佳节,在剑河县磻溪镇化敖村,侗族同胞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欢庆新年,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感受这份热闹、喜庆的浓浓年味。侗族群众进行文艺表演。
冬季时节,在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镇八卦村,寒冷的脚步尚未到来,山还青水还绿,宁静的村庄风景怡然。「链接」村边的山林里,冬日的阳光漫进林间,树影婆娑,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在林下劳作。一株株黄精幼苗种到地里,让这片山林又增添了新的生机。
中新网贵州剑河12月11日电 题:贵州剑河:过侗年庆丰收话团圆作者 杨元红 张美 杨菊梅冬日清晨,一阵阵敲锣打鼓声打破了侗寨的宁静,身着侗服的侗家姑娘、手持烟袋的老人,大家整齐地站在村口,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磻溪镇化敖村侗年热闹的场景。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4年2月17日新华全媒+·锦绣中国年|离家的行囊(16)#拼版照片:左图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磻溪镇洞庭村村民陈再松提着行李,准备搭乘由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返岗直通车前往江苏;右图为他行囊中装着的父母亲手制作的腊肉、腌鱼等(均为2月17日摄)。
来源:贵州日报 时下,正值水稻育秧的最佳时节。在剑河县磻溪镇水稻集中育秧基地里,成排的秧苗郁郁葱葱,秧苗根粗、茎肥、叶绿,长势十分喜人。“我们运用设施农业集中育秧,比一般的育秧发芽率更高。一般的出芽率在80%就不错了,我们则能够保证出芽率在90%以上,能够节约种子,也节约成本。
基地繁育的白香猪幼崽。在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镇的大山里,有一座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基地。基地通过养殖剑河白香猪、猪粪养蚯蚓、蚯蚓喂鸡、蚯蚓粪做生物饲料、饲料养鱼等开展循环养殖,产出的白香猪肉质营养高、口感好。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喂养白香猪。
来源:光明日报 6月20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少数民族同胞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开始前参加投篮比赛。新华社发6月23日,一名小朋友在贵州榕江“村超”场边观赛。新华社发6月23日拍摄的贵州榕江“村超”足球比赛现场。
在贵州省剑河县磻溪、柳川等5个乡镇,很多村民都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走乡串寨的民警,身上的警服洗得泛白,手上拎着一刀猪肉、几袋蔬菜……尽管他自己不抽烟,但总会买一两包烟带在身上。只要走访,一定自己备好菜品在村民家吃饭,给村民递上几根烟。这位民警就是彭龙志。
7月12日,演出途中,戏班成员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磻溪镇的大山深处,有一支已经传承了近百年的乡村戏班,如今戏班成员年龄最大者已70岁有余,最小的尚不足7岁。老戏班成员们白天在田间忙碌,夜晚劳动之余常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给年轻人授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