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两会”,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推出“对话新国企·大道康庄”、“对话新国企·一线心声”系列融媒体访谈,邀请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国企两会代表委员,聚焦决胜全面小康,纵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新举措、新作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中国的核能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下一步国家核电站建设是否会加速,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保持对科研的持续热情和好奇心”……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连珠炮似的抛向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罗琦院士详细解答学子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核科技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在大国战略竞争中的作用突出。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将继续关注我国核科技的发展,建议积极推动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
活动现场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如何保持对科研的持续热情和好奇心?”“中国的核能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在航天领域,核能有着什么样的应用,核能火箭是否能实现?”……日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全国人大代表、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顾军,光荣在党50年代表、核工业老领导闵耀中,全国人大代表刘巍,全国政协委员钱天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全国政协委员万钢,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最美奋斗者、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丛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刘士鹏,党的十九大代表、大国工匠未晓朋等在现场聆听。
◎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造价10亿元的中国先进研究堆已投入运行10余年,但至今每年开机时间只达到设计指标的50%;花20亿元建设的中国实验快堆,同样难以满负荷运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院士3月7日不无惋惜地说,背后原因只有一个:设施设备需要运行维护和升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罗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薛小刚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戴雄新研究员,北京大学颜学庆教授,清华大学陈靖教授,四川大学马利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教授,南京大学宋凤麒教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廷贵等11位专家组成教育部论证专家组,由马余刚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
来源:海外网 11月11日上午,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中核集团科普工作研讨会暨第九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启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表示,大赛9年来推出了大量优秀的核科普作品,培育了许多核科学领域人才,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代表主办方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代表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作评选情况介绍。
“中国科学院老院长周光召曾对我讲过一句话:‘钱三强是一个从国家高度考虑问题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会上说,“今天,我们学习钱先生的学术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国家利益、国家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今年,陆续有14位院士给世人留下了远去的背影,他们是王绶琯院士、沈忠厚院士、程镕时院士、周毓麟院士、周又元院士、彭士禄院士、沈善炯院士、谢毓元院士、李京文院士、闵桂荣院士、刘兴土院士、王元院士、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大地之星并未陨落,他只是选择返回天空,继续照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