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机体因空间定向紊乱而产生对自身或环境的运动错觉,主要表现为天旋地转、晃动、偏斜等错觉,常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达5%左右。倍他司汀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眩晕的药品之一,被誉为“神内常春藤”。其在常见眩晕疾病中如何应用?
倍他司汀为H1受体激动剂,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临床主要用于眩晕症、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所致体位性眩晕、耳鸣等。
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症状。前庭系统异常经常会导致眩晕, 而眩晕可导致严重失能,包括减少工作时间和干扰日常活动。前庭性眩晕可能源自外周病变(如,迷路或前庭神经)或中枢病变(如,脑干或小脑)。眩晕仅仅是头晕的一种类型。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各位专家,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反复磋商讨论后形成本共识,共识中有临床推荐等级及证据分级,见表1、2。
倍他司汀是一种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偏头痛的常用药,其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大脑等头面部供血,从而有效改善缺血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下降等多种症状,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动用导致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多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其对于使用周期和适用人群具有选择性,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