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能工巧匠鲁班发明创造一系列实用工具造福后世,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两千多年后,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网络安全、3D打印、轨道交通……这些新技术借由鲁班工坊国际教育项目,从中国出海,跨越重洋,落地非洲,助力当地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职业院校与7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了400多个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鲁班工坊30余个,中国职业教育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
新华社天津11月22日电(记者尹思源、张宇琪)正在天津举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鲁班工坊”无疑是各国各地区与会嘉宾关注的高频词汇之一。在会展区域,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学生阿萨德在展位上介绍了他在鲁班工坊学习的智慧物流课程项目。
来源:海外网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一个词:鲁班工坊。他强调“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继续支持共建鲁班工坊”等。这个以中国工匠鼻祖命名的项目,到底有啥来头?鲁班,又名公输般,是春秋战国时期极负盛名的能工巧匠。
植根于精益求精、进取精进的中华传统班墨文化,集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技术装备、教学资源、教学方案之大成。发端于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的海教园区工程、开发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初步呈现出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中新社阿斯塔纳12月28日电 题:鲁班工坊为哈萨克斯坦青年辟职业新赛道——专访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校长绍列·拉赫梅图莉娜中新社记者 单璐2024年12月9日,由天津职业大学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共同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首家鲁班工坊试运行满一周年。
以中国古代杰出工匠鲁班命名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鲁班工坊是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与精准指导下,由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的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致力于在合作国家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可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2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正是全力落实中乌元首重要外交成果的重要举措,是中乌两国元首高度关注的教育合作项目,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建设。
原标题:陕西在中亚首个“鲁班工坊”开始实质性建设10月17日至18日,共建土库曼斯坦“鲁班工坊”谅解备忘录签约系列活动在西安举行。本次签约标志着全球首个硕士—本科—职业教育全覆盖的“鲁班工坊”、陕西在中亚首个“鲁班工坊”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来源:海外网“我看到了这里的实验室、这里的机器,这激发了我很大的兴趣。然后我的老师告诉我,我们有机会前往中国参赛、学习,我立刻决定抓住机会。”佩德罗说。2023年5月,来自葡萄牙鲁班工坊的佩德罗来到中国参加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的交流活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这几天,39岁的埃塞俄比亚工程师梅布拉图·德莱格恩·恩达莱莫和几十位同事一起,跨越万里来到中国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如何更好地运营和维护先进的电气化铁路。他们都是来自亚吉铁路的高层管理人员。
来源:国际在线过去几年,一个个以中国古代杰出工匠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镶嵌在中国与世界同向同行的足印上。鲁班工坊,主要是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的技术技能人才,很多人把它叫做“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