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0月16日报道综合《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媒报道,多名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已致函以色列,要求后者在30天内增加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否则将面临美国削减军事支持的风险。
再过几天的时间,以大获全胜的结果击败哈里斯的特朗普,就要入主白宫了。不走寻常路的特朗普,选择了邀请多国代表前往美国参加他的总统就职典礼,已决定给特朗普“捧场”的包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阿根廷总统米莱。当然,还有日本外交大臣等多国代表。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据美联社11月1日报道,拜登政府此前向以色列发出了限期30天的最后通牒,要求其提高获准进入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的水平,否则可能会导致美国军事资助受限。但在时间过半后,美联社对联合国和以色列数据的评估显示,以色列远未达到要求。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美国Axios新闻网当地时间16日援引两名以色列官员消息称,在拜登政府向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后,以色列官员一直在向美国保证,以色列将迅速采取行动,改善加沙严峻的人道主义局势。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最后期限将至,以色列对加沙和黎巴嫩发动致命袭击”,法新社10日报道称,以色列的主要军事支持者美国10月15日警告称,除非其在30日内采取紧急措施改善加沙人道主义援助事宜,否则美国可能会扣留对以色列的部分军事援助。
据美联社11月4日报道,美国要求以色列官员必须在30天内达到某些要求,否则可能面临军事援助受限的后果。随着最后期限的迫近,拜登政府批评以色列在改善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方面做得不够好。10月23日,人们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唯一还在营业的大饼店购买大饼。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3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指出,美国不会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拜登政府多名高级官员一个月前警告,如果以色列不在30天内满足加沙地带的人道需求,美国可能会撤回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援助组织和联合国官员11月12日指出,以色列基本上没有遵守美国的要求。
近日,中东局势再度紧张,以色列的一系列疯狂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多达40个国家统一战线,共同谴责以色列的挑衅行为,连一向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也感到难以继续沉默,开始尝试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劝解以色列收敛其嚣张气焰。
以军近期持续推进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10月16日,第44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加沙当地民众仍然食不果腹,以军却仍欲对加沙“断粮”。中方代表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疾呼停火。美国称已对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反遭舆论嘲讽。
来源:参考消息网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1月13日文章称,一个在中东地区被广泛认同的看法是,唐纳德·特朗普的选举胜利对以色列来说是个好消息,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是坏消息,而对伊朗来说是个可怕的预兆。不过在这个视角之外,围绕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月13日,是美国就加沙地带人道主义问题向以色列所发“最后通牒”的到期日。一个月前,迫于国际舆论压力,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联名致信以方,要求其在30天内切实改善加沙人道主义状况,否则可能面临美国对以军事援助受限的后果。
文丨陆弃近日,关于以色列与哈马斯人质交换的新闻再次将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份声明中表达了对特朗普“全力支持”的感激,称特朗普在加沙问题上给予的支持,是其人质释放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