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陈泉霖、鲁李友琦、程传宏、刘涛)是翩翩仙子,还是白马王子?5月22日,保康县观鸟爱好者在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化鸟类。这一发现,不仅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也引起了鸟类学界的广泛关注。
1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了《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年)》。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荆山主脉,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之间。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晓丹、张九君、宋德化)今年以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强化科技支撑,狠抓资源监测,应用新技术科学考察摸清动植物“家底”,亮出生态“高颜值”。近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抓紧在保护区内布设红外相机。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韬、刘涛)近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到热心群众电话,称在保康县寺坪镇南河流域发现一群外表华丽的鸟类,请求鉴别。经过工作人员的拍摄和记录,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翔确认此鸟为鸳鸯,这是近年来在保康县境内发现的野生鸳鸯数量最多的一次。
来源:【襄阳日报】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张晋瑜 通讯员刘涛 陈大炜)6月26日,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位神秘而稀有的“客人”——灰树鹊(如图)。据观测者介绍,灰树鹊的身影最初出现在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林中。
开栏语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国土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近年来,湖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生态省建设成果丰硕。即日起,湖北日报开设“生态优先 绿色荆楚”栏目,全方位报道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秦志鹏、陈泉霖、张照、刘涛)荆山观鸟地,生态五道峡。5月16日,襄阳市首届观鸟比赛在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赛。来自全省的27支参赛队伍踏足高山、穿越密林,和“飞羽精灵”浪漫邂逅。初夏的保康横冲景区,空气中透着凉意。
5月16日,襄阳市首届观鸟比赛在位于保康县境内的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赛。来自湖北省各地的27支参赛队伍踏足高山、穿越密林,和“飞羽精灵”浪漫邂逅。 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鄂西北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有记录的野生鸟类达159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高原、刘涛)近日,在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摄影爱好者首次捕捉到了褐灰雀的身影。褐灰雀《彭宗怀 摄》褐灰雀,学名Pyrrhula nipalensis,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褐灰雀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体长约1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涛、陈大炜、尚娟)6月26日,襄阳市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位神秘而稀有的“客人”——灰树鹊。刘涛 摄据观测者介绍,灰树鹊的身影最初出现在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