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珠田镇珠溪村遐富境,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龙下海》的发源地。不过,好在天工作美,正月十五那一天,一股春风将弥漫已久的云雾吹散,周围的山脉也露出了她们的真面容,山上的白鹤岭,仿佛带着微笑在向大家祝贺新年,对着村民说:“今晚你们可以尽情地闹元宵了。””闹元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今天是元宵佳节之日,我们珠溪村遐富境村里的俊男靓女,妇孺老幼,左邻右舍都喜笑颜开,换上新装,准备庆贺元宵佳节。
遂川县民间灯彩“五龙下海”“五龙下海”又称“五股龙”,主要分布在遂川县泉江镇、珠田乡、禾源镇、巾石乡等地,是珠田乡遐富境自然村邹氏于明弘治年间从南康县邹家地移居遂川县时带来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已传承500余年历史。
农历二月初八对杨桥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杨桥庙会在前黄镇杨桥老街举行,这也是我市唯一一项市级庙会“非遗”项目,近200名民间艺人带领大家重温江南旧俗风情。现场图片今天(3/27)天气君不给力,但还是抵不住约900年历史的杨桥庙的魅力,数万名游客相约杨桥老街。
原标题:火龙灯有了新传人漆瑶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双手并持长约75厘米的木制手把,跟随鼓点律动上下翻腾火龙头,脚下八字顺风步和圆场碎步交替变换……11岁的邓俊荣动作流畅、礼仪到位,活灵活现地舞动着龙头。
图为史克滨在破篾,为编扎江西省级“非遗”城南龙灯准备原材料。刘力鑫 摄图为史克滨在制作棉纸绳,棉纸绳被用来扎竹篾,它拥有不生锈、重量轻,使用牢固等特点。刘力鑫 摄图为史克滨使用棉纸绳在扎制作龙灯所需的竹圈。刘力鑫 摄图为史克滨使用棉纸绳在扎龙头。
中新社南昌2月3日电 题: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临近龙年春节,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十分忙碌。在他的制作工坊门前,一辆辆装载着龙灯的车带着年味驶向五湖四海。舞龙灯是中国民间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李行健 马靖宇 江西台记者李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月12日,走进江西遂川,听非遗龙灯舞起新希望。黄、红、蓝、绿、紫,“五条龙”在邹平安和队员手中上下翻飞、左右穿插,气势雄浑、粗犷有力。
2024江西元宵舞龙大会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人民网 黄睿靖摄16组来自吉安本土和全省各地的舞龙方阵依次亮相,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人民网 黄睿靖摄2月24日,“庐陵新年最吉安”2024江西元宵舞龙大会在江西吉安启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锣鼓声动鱼龙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吉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题为“龙腾赣鄱 灯耀庐陵”的“庐陵新年最吉安”2024舞动中国龙·江西省元宵龙舞展演展示活动将在2月24日举办“庐陵新年最吉安”2024 舞动中国
12月13日在遂川县珠田镇珠溪村遐富境自然村村民正热火朝天制作龙灯只见老艺人编织着龙灯的轮廓几位青年将绸布缝在龙灯骨架上龙灯雏形初显从每年农历十一月起村民便开始筹备来年正月的“五龙下海”灯彩表演“五龙下海”灯彩表演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遐富境村传承了500余年数百年间舞龙灯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