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相比,粒子植入疗法创伤小、副作用低、疗效显著,成为许多癌症患者的新选择。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不仅费用相对低廉,每颗粒子约450元,总费用在9000元左右,而且部分地区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2月4日,长治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再次实现技术性突破,成功完成长治市首例“经超声支气管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开启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微创精准治疗肺癌的新篇章,填补了长治地区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放射性碘粒子,又称碘125粒子植入,是一种植入到人体内去治疗肿瘤的一种放射性小颗粒。这种小颗粒的主体是镀在银丝表层的放射性碘125 同位素,并被包裹在纤薄的钛合金管里面。颗粒外径只有0.6或0.8mm,长度只有4.
碘125粒子植入技术,简称粒子植入术,就是将具有放射性的微小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24小时不间断照射,达到灭活肿瘤细胞的目的,基本上所有的实体肿瘤都可以使用,且手术非常微创,局麻下就可以完成,创口只有针眼大小,做完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2020年12月15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CT引导下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这是江西省首例颅内恶性肿瘤植入粒子的手术。据了解,放射性粒子是一项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医学手段,多用于胸腔、腹腔恶性肿瘤。
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综合治疗科主任王宁的诊室里,患者老张神采奕奕,正谈笑风生。谁曾想,3年前,60多岁的老张被诊断为肺鳞癌,且病灶较大,伴有肝转移和骨转移,不能够通过手术治疗,单纯做放、化疗效果不理想,老张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仅剩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