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就发现了孩子有抽动障碍,平时一直吃西药硫必利及硝西泮等治疗。原本只是常常不自主挤眼睛,现在老师反映,孩子不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脸上表情越来越多,还老是动来动去,一刻也闲不住。学习落下了很多,而且西药的量也越吃越大,效果并不理想。
儿童抽动症,其实是吃饱了撑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家长听到这句话,都很疑惑:大夫你怎么还骂人呢?这么说啊,是因为抽动症其实是吃出来的毛病,对于这样的孩子,治疗其实很简单,不信你往下看。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尤其对于小孩子更是如此。
早上起床和晚上躺下睡觉时,鼻炎后鼻腔会产生很多鼻涕分泌物,由于鼻子里纤毛的摆动是朝鼻腔后面的,所以很多小儿鼻涕会在改变体位时,倒流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道,当少量鼻涕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导致咽喉不舒服,于是很多孩子就会清嗓子。
孩子抽动反复发作,总是无法治愈,就是“脾不工作了”。之前我门诊有个患儿,6岁就被确诊了抽动症,吃了好几种药,一直反反复复,有时轻有时重。等到上了初中,家长说一下子严重了很多,面部挤眼、咧嘴等抽动特别频繁,尤其是说话快、紧张的时候。还有清嗓、肩膀扭动等。
近日,5岁的小星因“反复咳嗽1月余”就诊于儿科门诊,妈妈见到医生十分焦虑的说:“大夫,我家孩子反复咳嗽1个月了,晚上和早晨起来咳嗽明显,感觉嗓子里有很多痰,之前血和胸片都查了,也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止咳化痰的药都吃了,也不怎么管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抽动症其实是肝火太旺了,不能靠镇静药强压。这个孩子14岁,频繁眨眼,嗓子发出吭吭的声音,偶尔咧嘴摇头,伴随着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睡眠不踏实,脾气暴躁,一说就容易哭,想要什么不能被满足就生气,面色萎黄,有下眼袋,舌质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