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痰”和“瘀”是两种常见的病理产物,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痰瘀阻络证是指痰湿和瘀血在体内积聚,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表现出一系列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这一证型的理解和治疗需要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
这人一旦阳气不足,年老体衰,就容易被寒气沾染,首先从太阳经开始,也许是次小感冒,也许是次小发烧,但迟迟没有完全康复,从此恶性循环,影响了全身经脉的畅通,慢慢的,淤血来了,痰湿也积聚了,人体就像一个被各种邪气侵袭的巢窟,慢慢的走向终点。
松龄血脉康胶囊组方为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方中鲜松叶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为君药。松龄血脉康胶囊可提高心脏射血分数,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蛋白表达,下调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
肢体麻木、瘙痒刺痛、乏力沉重,别担心,老中医手把手教你用药开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方:处方:黄芪50克、白芍、白术各18克,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全蝎各10克,清半夏、川芎、陈皮、茯苓、白芥子各15克。
用途:中风病急性期属于风痰阻络证,症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用途:中风病恢复期属痰热腑实证,症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任继学 国医大师(1926-2010)任继学,首届国医大师,曾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现将任继学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称之为眩晕、风头眩、头痛等。《黄帝内经》称为“眩仆”“掉眩”“眩冒”。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可引起患者出现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后遗症。通过中西医治疗可以提高脑梗塞疾病的治愈率和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本文阐述常见的中西医治疗脑梗塞方法,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一、西医治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