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民,只要在农村待过的都知道农村生活艰苦,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物质相当困乏,土地也非常贫瘠,一亩小麦产量也就六七十斤,刨掉交公粮,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吃不饱是常态,大人小孩都瘦弱,生病才能吃一个鸡蛋,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只要没有离开农村,至今生活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可是有的人就说了
我出生在豫西南的农村,那个年代上学,没有经历过幼儿园,开始上学就叫育红班。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从家里搬着一个爷爷为我做的板凳,背上母亲为我缝制的书包。父亲把我送到学校,交完学费见到老师后,嘱咐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学校不听话你就打。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这下是不是会暴露年龄(T_T) ),每年除了暑假和寒假,还有麦假和秋假,也叫忙假。这是农村地区特有的假期,是在农忙的时候,给学生放假,可以回家帮助家里做一些农活,大概十天的假期。麦假就是在小麦成熟的时候,回家帮忙收麦子。
如今,随着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课桌,也都“新材料”高档化了,桌面也不但十分光滑平整,课桌腿也都被设计成了可升降调节的了,就连那放书包的“抽屉”,也都被设计得非常方便实用了,更有那坐的凳子,也都是一人一个地那种靓丽的“新材料”的小方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