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爬不上这座高峰?——评莫言的三首旧体“诗” 李南方前些天,我批评莫言写雁荡山的”五言律诗”根本不是五言律诗。有朋友建议,要讲清楚,为什么他那首“诗”不是五言律诗?我接受这个这个建议,现在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实话说,旧体诗的格律问题是个复杂的课题,要讲清楚足可以写一大本书。
今天再来评莫言,说真的,实属无奈。为嘛,前面都说了好几次了,没什么新鲜的,都是一个观点。当然,支持者也同样有着强大的理由,莫言毕竟自己是军人,长期享受国家待遇,莫言小时候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可能对这个阶层全面否定,莫言毕竟是我国长久以来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份荣誉属于国家,不是只属于他个人。
如果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用文学来赞美某个社会,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值得怀疑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
自争论以来,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党和国家为了社会和谐,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不提或者绝少提阶级和阶级斗争了,那是党的高瞻远瞩和顾全发展战略大局,是国家的智慧和社会包容,并不等于社会真的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了,只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表现的形式和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贫富两级分化,是不是社会各阶层博弈与固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