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视频剪辑 王媛通讯员 曾偲偲“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11月3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下课,就加入了游戏的行列。传统的“课间十分钟小游戏”让孩子们开怀大笑,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这首欢快而愉悦的歌现在听起来仍然那么轻松,这是70、80、90后上学时常听的歌。这首歌的旋律表达了学生对“下课10分钟”的盼望,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本性。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劳逸结合才能产生高效,这是毋庸置疑的。
来源:【三秦都市报】近日,一些关于学校课间十分钟正在“消失”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国网友关注,教育部回应“要确保学生正常课间活动”。那孩子们在课间究竟该怎么玩?11月7日,带着这个问题,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西安两所学校实地采访。
樊树林 樊春玲 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此前,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中小学“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同事的儿子在上小学,刚进办公室她就吐槽:这两天消失的“课间十分钟”都成热点了,你们都不关心一下吗?我心头窃笑,孩子上大学后,好不容易不用关心寒暑假作业,不用开家长会,不用在群里接龙,谁还去留意“课间十分钟”?
很多人都记得,小时候下了课打球、单杠双杠、跳绳、踢毽子,玩什么的都有。而据新闻报道,有调查发现,在一些学校,课间10分钟正在“消失”,“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课间10分钟本该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展现活力无限。为什么会变得静悄悄?
央广网通辽3月12日消息(记者 魏全民)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到,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课间十分钟,相信这是很多人回忆童年时的一段重要记忆。很长一段时间,课间休息一直是10分钟。而从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国多个城市推进“课间15分钟”,引发关注。孩子们的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这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儿来?课间15分钟能干什么?
近期,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被约束”一事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课间十分钟就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3-12-29 08:58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也是很多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有些学校却给课间十分钟戴上了“紧箍咒”。不许出教室、活动受限……本该“动”起来的孩子被“圈”在了教室。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却依然坐在教室里,但过不了多久教室里像炸开锅一样,男生们就开始,啪啪啪,拍手的声音就震耳欲聋,我们女生听见了,也毫不示弱,也开始,啪啪啪,了拍手拍不了多久,同学们的手要拍断了,那些不听老师话的同学又在哪里补作业了,瞧,他们那些不作业的同学,满头大汗,不会做的题看答案,翻来翻去,样子真滑稽。
针对一些地方中小学生“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教育部表示: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随后,一些学校开始响应,如媒体报道:下课铃声响起,山东日照山海天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党新龙,将还在教室的学生撵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