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兰素英美东时间周一(10月28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金融科技展(Money 20/20)上,今年6月份刚上任的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接受了外媒专访,谈论了OpenAI的商业发展战略、融资计划、定价策略,以及与微软的合作等话题。
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大厂对于AI的投入可谓大手笔: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等大模型初创企业已完成数轮融资,其中MiniMax估值达到25亿美元,月之暗面新一轮估值已达到30亿美元。
最近,关于AI(人工智能)的话题火得不得了。无论是科技圈、创业圈还是普通人的朋友圈,大家都在讨论AI到底会带来什么变化。有人说是“下一个互联网”,有人说是“堪比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一个国运级别的财富风口!
据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可达到 6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5% 。从本质上讲,AI 变现主要通过两个关键方向来实现:一是利用 AI 提升原有能力,二是运用 AI 拓展赚钱领域。
为什么大部分做人工智能的公司都是在融资,而真正靠自己的业务赚钱的并不多,特别是做计算机视觉的公司,要经常找融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难道搞人工智能赚钱盈利的就那么难吗?都是在烧钱,没有赚钱的吗?除了大公司(BAT)有哪些专注做人工智能的公司是主要靠自己的业务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