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已经轰轰烈烈地进驻义务教育的每一所学校,它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具有专业素养的一线教师团队,为搭建教师历练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12月7至8日,沾益区炎方乡中心学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先学后教”语文组第一轮教师达标课活动,60多人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
来源:【重庆日报网】11月19日,第三届语文教育大会在重庆八中举行,1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线语文教师汇聚一堂,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构建”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助力区域语文教育均衡发展。第三届语文教育大会现场。
研究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明确方向。什么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平时不怎么讲这个问题。方向问题就是明确向何处去。语文教育从过去到现在是怎么走过来的,以后又该怎么走,我想搞改革的话首先要明确这个大的方向。大的方向如果不明确,下面就很难走。如果慌不择路,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义务教育的侧重点变了,你慌了吗?01 义务教育迎来“新变革”这段时间,群里的宝妈“炸”了。因为义务教育,继双减之后,又一个大动作。在以前,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数学,都会花费很大的功夫。而语文,就一直处在“语数外”的底端。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课程改革的标准2022年版,内容很多,我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总结。第一就语文科目课时占比的变化,语文的总课时占比增加到20%-22%,把之前小学要学的129首古诗提升到了160首。
《思考语文》是语文特级教师陆志平于2023年出版的新书,全书选文30篇,是作者自1998年参加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的学习与思考心得。全书分为“语文课程改革的趋向”“语文新课程建设”“语文教学实践”三个主题,是作者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性分析,具有教育研究的针对性与学术性。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给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挑刺儿!”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王君将“挑刺儿”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带着学生从人物、情节、主旨3个角度开展“灵性阅读”。通过正反方观点辩论、个性化阅读体验分享等环节,王君引领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维进阶的过程。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细小环节,极易被老师们忽视。其实,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听讲专注度,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一、故事激趣法故事的情节生动,趣味性强,能引人入胜。
指导| 卢施宇 调研 | 王璐 晓娜 撰写 | 王璐洞见大语文变局,腾跃校长在线以解决教培机构师资痛点为出发点,提供腾跃双师课堂方唐文学,结合素质化拓展和应试化提分内容,依托自身积淀的流量资源,快速奔向十亿元营收的目标。由于提分见效慢、标准化规模化难、优质师资稀缺,语文学科多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