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资源相对短缺,如何解决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和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近日,东方电气集团与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合作,首次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15日,谢和平院士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Redox-mediated decoupled seawater direct splitting f
日前,《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一项中国科研团队关于海水直接制氢的全新原理技术和海上绿电直接对接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最新成果。海水电解制氢将如何影响未来能源产业发展,技术突破又将如何带动海水电解制氢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国能源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
中国发展网讯 6月21日,谢和平院士团队以深圳大学与四川大学为共同第一单位,东方电气为协作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situ direct seawater electrolysis using floating platform in
中国发展网讯 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带队赴广东南沙考察东福研究院、东方重机建设的“谢和平院士团队-东方电气”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规模化研发陆地试验基地,开展现场工作调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武欣中)记者从深圳大学获悉,10月15日,谢和平院士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氧化还原介导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的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9月16日,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制氢站(德国北海Tractebel项目)负责人及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校长 Sylvia Schattauer教授一行访问了谢和平院士位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零碳能源与负碳技术研究中心,对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直接制氢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教授受邀出席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活动之一——欧中氢能研讨会,并发表题为“打造‘海上可再生能源海水直接制氢’新赛道”的主旨报告。
中国发展网讯 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教授,受邀出席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活动之一——欧中氢能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打造‘海上可再生能源海水直接制氢’新赛道”的主旨报告。
中国发展网讯 12月3日,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颇具影响力的2024年度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奖拟获奖名单揭晓,谢和平院士跨学科指导的赵治宇博士荣获铜奖(全国共17项获奖,其中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0项)。谢和平院士跨学科指导的赵治宇博士荣获铜奖。
“海水能够不经淡化直接转换成氢能吗?”在2022年11月30日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天,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正刊上发表海水制氢原创性成果,向全球发出了“能”的理论声音。“东福一号”在福清兴化湾制备氢气。
来源:【人民网】海上风电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平台。科研团队供图人民网深圳6月22日电(李语)6月22日,深圳大学发布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与东方电气集团合作,实现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相关研究成果6月2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来源:长江日报】今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海水制氢最新成果,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氢能上。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我科研团队提出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
中国发展网讯 7月18日0点43分,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东方电气联合开展的10Nm3/h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样机试运行顺利突破240小时。试运行期间,样机运行参数稳定,氢气产量达到额定值,系统设计架构通过了运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