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永年区紧固件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年产量达710万吨,产值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9%;1—11月外贸出口额达18.25亿元,同比增长19%。在永年工业园区的河北喜力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赶制出口到海外的钻尾丝产品。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盛会闭幕 新程启航与世界共舞,邯郸迈向有机产业新纪元6月21日,以“发展有机产业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国际有机农业联盟有机产业与有机产品市场发展大会暨第七届亚洲有机大会在我市圆满闭幕。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聚焦机器人产业我市持续发力智能新赛道在金大智能的电子成品组装中心,工人正在进行产品测试。 李燊 摄邯郸工业园区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每20秒就有一台集教育、陪伴、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下线。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绿色转型,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我市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年来,我市着力深化产业发展机制改革,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六大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日益完善,努力在培育绿色生产力上先行示范,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将邯郸的传统优势
近日,在位于邯郸经开区的邯郸美的智能厨电工业园,机器人在热水器生产线上有序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董源摄提到邯郸,不得不说钢铁,可又不只是钢铁。前不久在当地调研时,邯郸市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贾树材发现,素有“钢城”之称的邯郸,不只是钢铁,新制造也“立”起来了。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艾草浑身是宝,可全草入药,每年可收割3茬。目前基地种植的艾草平均每亩产量约2000斤,这些艾草被制作成艾绒、艾条、艾草香包、艾草枕等各类艾草产品,销往全国10余个地市,每年可创造产值3500万元。
来源:经济日报初夏的邯郸,绿意盎然。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曾是传统工业区,一度遍布各类小散煤场300余家,钢铁、化工及配套企业400余家,环境问题较突出。如今,这里景观山水滋润土地,优质产业落地生根,老工业区变了新模样。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提起馆陶县,除了著名的粮画小镇、黄瓜小镇之外,不得不说的还有艾草。馆陶作为千年古县,自古民间就有着种艾用艾的传统。据民间相传,“寿八百余岁”的彭祖曾在馆陶一带修行,利用艾草养生治病,因而馆陶一带的艾草称为“彭艾”。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让“远方”成为“诗和远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游客在观赏廊道上欣赏涉县东山大地景观稻田画。(资料片)杨彦忠 摄作为一座有着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邯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语文化在全国更是独树一帜、璀璨夺目。
12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数据集团、科创产业园、钢铁行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邯郸市委书记李晋宇在成立大会致辞中表示,这是邯郸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创新产业的重要标志,将为邯郸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邯郸落地生根注入新的活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