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目前是主流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但是这个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国际上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术后还要有一段时间的“后续治疗”抗凝药物:术后早期是血栓形成的高危期,应在术后当天或第2天继续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至少2个月。
据远东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刘和平教授介绍,心脏射频消融术对于房速、房扑、房颤、室早、特发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房颤的消融成功率阵发性房颤达到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达到70~80%,再次消融成功率将进一步提高,非常适合有根治需要的人群,而且该技术微创、安全、恢复快,只需要局麻即可完成操作,术后对患者没有其他影响,愈后普遍反应良好。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特别提醒射频消融术能有效解决房颤问题,一站式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解决因房颤产生的血栓问题,但不是一劳永逸的;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提醒您:房颤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后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有些患者做完甲状腺射频消融后,总是觉得不舒服。经过排查,我们发现是液体隔离技术不够好造成的,也就是在做结节消融的时候,热量可能一点点跑出去了,造成了附近组织损伤。阴天下雨的时候或者气压低的时候,患者就会感到不舒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一次性射频消融成功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房速、房扑、室早、特发性室速等复杂性心率市场成功率在90%以上,目前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在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以达到60%~80%,但具体情况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判断。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特定部位,释放射频能量导致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手术。射频消融术可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最近,哈大夫收到了不少心律失常患者咨询“射频消融手术”的问题:消融手术有风险吗?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是将很细的导管从颈部、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内,到达心脏发病部位后,释放射频电流,射频电流转为热能,人为造成损伤引起心律失常病灶,达到治疗目的。
射频消融术是在 X 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锁骨下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到心脏里去,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100KHz——1.5MHz的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较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无痛,不需全麻,局部组织损伤均匀,范围小,边界清楚,容易控制。
来源:【闪电新闻】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据中国房颤中心联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房颤人群患者人数高达2000万。
是将电极导管经血管穿刺的针眼内送入心脏,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找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起搏点,通过导管将100KHz~1.5MHz的射频电流导入局部心肌,使局部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而根治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