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团伙采购原件,将偷拍器材伪装成电子时钟、充电宝等看似平常的生活用品,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5月22日,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宝山区检察院”)获悉,近日,该院办理了这起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四人已获刑。
记者在二手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被打着防盗追踪或“录音神器”的名义进行售卖。一位卖家表示,设备可以远程实时定位、远程录音并进行轨迹查询,设备录音后会通过App在几秒内传到手机上,不用的时候可以远程关闭。
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充电宝由于自身体积小巧、重量轻、易于携带,不少人都会买来备用,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销售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
在明知自己并无窃听专用器材销售资质的情况下,杨某某、宋某某为非法获利,共同出资开设网店,从上家谢某某、陈某处批发大量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充电器后出售。2023年9月2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对二人提起公诉。
一些不法分子偷拍公民隐私后发到网上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这些偷拍偷录的器材是从哪儿来的呢?近日,山东青岛警方侦破一起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打掉窝点3处,查获这类设备500多件。经查,在短短的3个多月里,犯罪团伙就生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3000多件销往各地。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设备,插排、充电宝,甚至挂件都可能被不法分子改造成窃听设备。这些设备有哪些风险?生产销售这样的物品,如何定罪量刑?
来源 | 奉贤检察录“影”笔、无痕眼镜它们外观普通实际却暗藏玄机当这些“谍战剧道具”出现在网上下单即可购买时你会?!……2023年10月下旬,贺某刷短视频时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较之服装日化等常规商品,他觉得“销售窃听专用设备”有极大商机。
只需改装内置一块通信SIM卡,充电宝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窃听器”“定位器”,随时随地实现远程监听和精准定位。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这类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间谍充电宝”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有卖家表示,这样的充电宝他一天能改装出几十台。
此类商品多以“家庭安防”“照看小孩”“婚姻调查”等名义挂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进行监视活动不仅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任意将录制内容发布上网,还涉嫌侵犯其名誉权售卖窃听窃照设备是违法行为,而教授、传播违法器材的制作方法有不良示范作用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颜之宏有的酷似打火机、有的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