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对这类致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有时也会感染这种病菌,那么婴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是什么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说非常普遍,而且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大多数并无症状,或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婴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也会存在这种情况。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肠疾病发病有关的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那么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预防感染这种细菌,孩子应该去检查治疗吗?松江区泗泾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予日前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就幽门螺杆菌的预防给出了科学的建议。
他的父母很紧张,因为他们体检时都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怕孩子也传染上了,于是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做了13碳呼气试验,检测DOB值为6,比正常值稍高了一点,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国儿童 Hp 感染率为 29%~64%,其中 12 岁以上儿童感染率超过 50%。
有位妈妈因为肚子胀去医院就医,结果检查出来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她听说这个病的传染性很强,就问要不要带孩子也去检查一下。其实,对于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没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不明原因的贫血等情况,即使孩子感染了,也不一定非得根治。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吴捷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近日,《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以下简称《共识》)发布,该共识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近日,江苏省28家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在南京授牌。医生介绍,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近年来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仍处在高位。由于幽门螺杆菌呈现出家庭聚集性特征,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例如共用餐具、共用水杯、咀嚼食物后喂给婴幼儿等。
现代生活当中儿童食欲不好、厌食、拒食、口臭、便秘等症状越来越突出,今天就来谈谈最常见的致病原——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由于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传播能力,被称为“超级细菌”。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及十二指肠,被明确认为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致病因子,在环境致病因素的促进下,会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在儿童期。
前不久,10岁的小明出现腹部胀满不适、胃口不好。他的父母很紧张,因为他们体检时都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怕孩子也传染上了,于是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做了13碳呼气试验,检测DOB值为6,比正常值稍高了一点,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专家表示不建议无症状的14岁以下儿童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症状可能更轻,发生疾病的可能性更小,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很低。另外,儿童的免疫力较低,医生这次把幽门螺杆菌杀死,一旦小朋友饮食不注意、不卫生,就可能再感染,那时治疗的难度则会加大。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 感染的高发国家,有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HP总感染率约为29%, HP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那么, 针对儿童Hp感染的预防、检测、治疗该如何进行呢?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