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表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决抵制违反科研道德的现象。崔向群告诉记者:“有些科研人员受利益驱动,不去追求学术创新,通过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用他人的科研成果不提不引用等方式制造学术‘成果’,获得科研经费和职称晋升,这种学术异化现象造成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学术研究的产出率低下,也是对其个人自身学术生命的浪费,同时,严重损害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并对国际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尊重原则与无害原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一旦科学研究违反了这两个原则,就有可能闯入伦理禁区。从1993年美国人在实验室里利用17个人类显微胚胎进行克隆化实验,总共复制出48个新的人类胚胎,到1997年英国人研究出克隆羊“多莉”,再到2007年美国人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人兽混种怪物,克隆技术的突破不断挑战人类的伦理极限。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科研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学术规范贯穿科研工作者的整个学术生涯,熟知和遵守学术规范是产出学术成果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6月1日下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处举办2023年科研诚信专题培训会。
2023年2月21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不同类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基础研究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注重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对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我国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近日在科技部官方网站公布,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给近来存在感颇高的脑机接口划定了发展的“红线”和“底线”。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
在大众的认知里,博士毕业往往伴随着重重困难与挑战,然而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究竟有着怎样的要求?例如在理工科领域,可能需要在 SCI、EI 收录的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这促使博士生不断进行实验探索、数据分析,从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凝练出有价值的成果并以严谨的学术论文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