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非常不同的,体现为下列九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世俗文化,宗教不居主导地位,神归神,人归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互不干涉,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德规范,以道家、佛家为辅助哲学思想,靠儒释道学说和政治制度来凝聚人心,而非宗教,讲究礼义、伦理,提倡以人为本,修身齐家,忠君爱国,敬祖睦族,崇文重教,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居安思危,吃苦耐劳,诚信友善,热情好客,和气生财,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不走极端,强调辩证、整体、秩序、多元、中庸、包容、和谐,崇尚教化、传承、善良、稳定、服从,富有人情味,是集权社会和农耕经济的产物。
祥子谈历史先生提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国家民族核心文化“缺失”问题,文章有三大错误。不过先要点赞祥子谈历史先生文章的真知灼见,是认识到“国学代替不了”中国的核心文化,并对所谓国学做了精辟的概括,原文说:“古代有核心文化,即:“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的孔孟之道。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紧紧围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突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公元前21世纪之前,三皇五帝之时,中国社会制度为部落联盟推举制,老子所谓小国寡民也。由于地大物博,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因为在野蛮时代只有待在部族村落中才能相对安全并且可以率性生活,所以太古人倾向于安居乐业,不相往来,虽有舟车之利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