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洪宇西周时,楚国第六代国君熊渠制定了向南拓展的战略方针。楚国发迹于丹、淅之地,后向睢山、荆山发展,沿着丹水而下拓展至汉水流域。北面是强大的周王朝,楚国虽臣服于周,却与周王室冲突不断,周昭王也因讨伐楚国而死在楚地。
说到楚国,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比如前几年很火的电视剧《芈月传》,孙俪娘娘演的女主角芈月就是楚国人。我们现在每年端午节三天假,那是楚国大夫屈原给我们争取来的。可能有朋友会说:楚国还有楚辞!那么,楚国为什么会流传下来这么多东西,或者说,楚文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来源:【荆州日报】熊渠是“不服周”的始作俑者。《史记·楚世家》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原创 马卫东 文史哲杂志人物简介《公羊传》的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其基本内涵是“重一统”,具体内容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如果我们把《史记》、《汉书》所有带“汉”的字句找出来,就会发现,“汉”只指“汉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韩景春、李毅夫两位的研究,最早使用“汉族”一词的是黄遵宪,是在1903年的《驳革命书》中:“倡类族者,不愿汉族,鲜卑族,蒙古族之杂居共治,转不免受治于条顿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之下也”。
导致五胡乱华的是八王之乱,三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人口急剧减少,但外族并未打进中原,至于春秋战国,蛮夷戎狄更是不能在中原立足。五胡乱华是自华夏自立足中原数千年以来,第一次由胡人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而汉人政权却被胡人赶往偏安一隅的江南地区。一、形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