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迹遍布的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坐落在惠来街的“阮家旧宅”“圣狮民俗馆”“圣狮村史展览馆”等楼馆内,数字化的“寻·展古村落”展厅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圣狮村建村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里古迹遍布,凤舞盛行,侨胞众多。
东南网3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全国人大代表林尧建议将华侨历史文化遗产列入立法保护范围,进一步规范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更广泛地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林尧表示,华侨文化遗产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中华“根”、民族“魂”、家国“梦”。
中新网茂名3月7日电 题:广东侨乡信宜市百年花灯:演绎粤西地区原始农耕文化作者 梁盛 梁晶晶 高干时下正是广东茂名地区举办乡傩(即迎神驱鬼的民俗)盛会“年例”的持续期间,家家户户按惯例摆酒宴客,村村有民俗巡游表演,极具地方特色。
中新网丽水2月1日电(周健 余自强)在水田里种稻,在水稻下养鱼。早在1300多年前,一田两用、稻香鱼肥已是侨乡浙江丽水青田寻常不过的农耕场景。时至当代,历史悠久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7月17日,广东开平,自力村内的碉楼群。广东侨乡开平,以碉楼而闻名,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当前正值暑期,一座座别具侨乡特色的碉楼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泉州1月24日电 (记者 孙虹)为什么有大年又有小年?为何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小年有哪些习俗?……在福建泉州通淮关岳庙,不少游客在庙内的自助触摸屏前频频驻足,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沉浸在闯关的乐趣中。
中新网丽水8月19日电(邵燕飞 周健 舒旭影)8月19日,青田鱼灯出海工程——华侨新生代鱼灯舞实操培训活动在侨乡浙江青田举行。30余名来自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新生代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并传承青田鱼灯舞这一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青田鱼灯有“天下第一鱼”的美称。
8月19日晚,CCTV4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文脉粤传—江门》,节目聚焦江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展现古城、古街、古镇蕴藏的城市文脉,反映侨乡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中新社茂名11月2日电 题:广东侨乡信宜老手艺“榄雕”焕发生机作者 梁盛 梁晶晶 高干时下正是广东知名侨乡信宜乌榄的采收尾期,当地以乌榄核制作的传统民间老技艺“榄雕”,不仅在当地一批青年生力军的手中得到传承与创新,还焕发了经济新生机。
9月底获批的《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是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华侨历史遗存的地方性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事件,让泉州风情万般的侨乡韵致和华侨建筑,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文旅的热点。作为著名的侨乡,泉州承载着950万泉籍华侨华人的情感与记忆。
叹美食、游古镇、住老宅……“五一”假期,广东多地策划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休闲选择。广东是全国重点侨乡。华侨文化、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华古迹巡览】作者:梁小恩(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开平碉楼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侨乡人创建的一种集防卫、防灾、居住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奇妙结合,使其具有一种古朴沧桑的独特风骨。
潮新闻 记者 黄彦 通讯员 陈安妮唱起歌、跳起舞,年味也就越来越浓。1月22日晚,主题为“四海同春·侨乡新韵”的山口镇2025年国际村晚在青田山口村文化礼堂上演。全镇百姓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中拉开了蛇年春节的序曲。山口镇,一个有着深厚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