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据河南洛阳日报社旗下洛阳网消息,6月15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主办的“考古洛阳·读懂历史”系列直播活动第三场在白草坡东汉陵园进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咸秋、工作人员何慧芳带领观众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揭秘白草坡东汉陵园的建筑布局和归属问题。
3月19日,2020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鲜出炉,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伊川徐阳墓地、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以及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荣获殊荣。此外,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被专家推选为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为什么它们能获选?这些发现有何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温小娟2023年1月6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许昌等市文物考古机构的20多位专家介绍了考古新发现,其中辛村遗址、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开封州桥等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中国文物报记者 翟如月酷夏,河南洛阳暑热难耐。半人高的油菜地被热风吹动,露出了掩映其后的一片规整的探坑。这里是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也是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咸秋驻守了8年的项目工地。
东汉,自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至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位曹丕,传8世14帝,享国195年。14位皇帝,除汉献帝死后被葬在河南省修武县,其余都葬在了汉魏洛阳故城附近,分列为南北两个陵区(邙山陵区、洛南陵区)。
□本报记者 张体义 郭歌12月19日至21日,由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洛阳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高校、省内考古院所的考古工作者集中汇报了53个项目取得的最新发掘、研究成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郭歌12月20日至21日,由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在洛阳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考古工作者集中汇报了53个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