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富不过三代”这一说法在中国广为流传,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对贫穷的解释和自我安慰,但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带你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并看看网友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正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家和家族的理想,将理想有效地转化成落地蓝图,是财富管理行业持续探寻的目标。近日,禾场创始人、家族信托专家刘有辉的新书《跨代领导力》在京发布,该书围绕家族传承规划的“最初一公里”难题,提出了“跨代领导力”财富管理理论。
源出于中国古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另一面是,曾有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2006年《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其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你一定听过。可为什么会这样?大家都想把财富留给子孙后代,可到头来,三代就散了。这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有其根本原因?今天,我们来揭开这背后的真相。一句老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实背后藏着因果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