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这当然首先是指对为自己传道授业的老师,一定要特别尊重,在历史上传有程门立雪的佳话,但同时又要把其他一切人都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加以尊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我很幸运,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年轻时教了不少徒弟。虽说在那些年代,比别人付出了很多,也吃了一些苦头,然而如今这却是我最为自豪的事:因为不论年龄大小,我的徒弟们都非常在乎我!岁月如梭,转眼间大半生已过。然而在岁月长河中,时光处处印记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一、尊师重道自古有之、重之。中国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更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这些文化,不仅仅需要学习,更需要的是传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以“学”开篇,直击主旨,学习不仅仅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更是经学致用的关键。
尊师重道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从那以后,“尊师重道”这句话,就广泛流行于神州大地。这也确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方面,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