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响,鼓声鸣,三弦一挑一弹,清脆高亢的唱腔在小院响起……在河北沧州河间市非遗传习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领娣带领学员们开始了一天的练习。今年61岁的张领娣生于西河大鼓世家,自小学唱,14岁登台演出,至今没离开过艺术舞台。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西河大鼓是一项传统的曲艺表演,当年曾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如今,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就有一位区级西河大鼓曲艺传承人——王秀玲,她在继承西河大鼓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周末游》作者:姚建新阳光明媚春风吹,美景怡人醉心扉。家住北京的张大爷,“哼”着小曲儿笑微微。只见他,遮阳帽他的头上戴,旅行包他的肩上背。水壶眼镜都备好,招呼孙子张小雷。“小雷啊,你喜欢旅游,今天正好是周末,走,爷爷带你玩一回!”(白)“好啊爷爷,咱们去哪儿啊?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145个子项,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154个。
“江南的美景属杭州,西湖上面划船游;苏堤上长满垂杨柳,嫩嫩的树芽刚露头。”鼓槌落,三弦起,腔调十足的正是国家级非遗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伍振英,这是她演出的必唱唱段《游西湖》。湿润的清晨,雾霭昏沉,朝阳慵懒,让人忘掉都市的喧嚣。
推荐曲艺:西河大鼓《草船借箭》推荐人群:五年级学生、青少年、语文和艺术教师、文学和艺术爱好者。推荐标准:以生命力美学理论、以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准推荐指数:9.2颗星一、个体生命力美:9.0分1、审美感知:9.5分2、艺术表现:9.0分3、语言的建构和运用:9.
眼瞅着还有半个月就要开班了,张燕却忧心忡忡。作为鞍山市最年轻的西河大鼓演员,张燕想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虽然自己分文不收免费开班授课,仍没有学生报名,这不禁令张燕有些担忧。“半道出家”学大鼓吃饭睡觉都听曲张燕今年49岁,是鞍山市演艺集团二级演员,有丰富的地方戏表演经验。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近年来,河间市依托本地特色传统曲艺——西河大鼓,积极开展“西河大鼓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开展西河大鼓教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优秀曲艺文化的魅力。图为西河大鼓非遗传承人在指导学生学习西河大鼓技艺。
西河大鼓自诞生以来,涌现出了不少的名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十年代的四大派:朱派、王派、李派、赵派以及有“西河世家”的“郝派”等等,以及四十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专攻演唱短段落的马派。艺名赵双合,河北 河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