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曾在向斯诺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说道:‘ 有 一 天 忽 然 想 到 , 小 说 书 里 有 一 点 很 特 别 , 主 要人 物 都 是 武 将 、 文 官 、 书 生 , 没 有 一 个 农 民 做 主 人 公 , 对 这 一 点困 惑 不 解 。
仰视毛泽东,品味其诗词,吸纳伟人精华,健康我辈心灵。据百度资料:《贺新郎·读史》是毛泽东于1964年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中国历史书的总结,全词共115个字,分为上下两阕,上阕读史,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词牌“贺新郎”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金缕衣”“乳燕飞”等。相传苏轼任钱塘太守时,参加一酒会,歌姬因洗澡而迟到,宾客很不满意,她唱曲一首表达歉意,宾客还是不满意,苏轼借景抒情写了《贺新凉•夏景》为其解围,众人这才才作罢。
在阐述为什么说毛主席是“中华民族的盖世英雄、万世师表”之前,先推荐大家读一首老人家的词《贺新郎.读史》,它不像《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诗词那么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但却是最能忠实反映老人家的认知高度及力量源泉的一首作品。
在 1963 年年末至 1964 年年初之际,国内外的斗争形势极为复杂。1964 年春季,我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度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条战线上均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贺新郎·读史毛泽东1964年春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
今天是毛泽东逝世48周年纪念日,在这弹指一挥间的48年中,世界和中国的面貌都可谓“换了人间”。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难与险,毛泽东总有一种“不信邪”的气度与挥洒,今天,我们不妨一同感受毛泽东的这种精神气质,既作缅怀,也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