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相声界搞了一个“十大笑星”的评选,这次评选活动并不是官方组织的,而是由吉林省曲协联合电台、电视台面向全国举办的,虽然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声演员的评选,但活动的主办方和牵头者却是一个地方曲协,这也足以证明这是一个民间性的调查评比,并不代表官方的声音。
1984年底,侯宝林作为中国相声界的领军人物,组织带队赴美演出,这是中国相声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走出国门,相声出国演出本来就有点滑稽,因为相声是门语言艺术,没有中国的语言积累,又怎么能听得懂中国相声艺术呢?
说起近代相声界的发展,1953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当时相声界的门长张寿臣组织京津两地相声演员开会,并在会上对相声门户进行了清理,可以说这次门户的清理,奠定了当今相声界的格局,而相声界赫赫有名的“侯马常”三大家族也可以说从这时便已形成鼎足之势。
作者:冯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声艺术从“撂地摆摊”走入艺术殿堂,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演出场所从茶社变为剧场甚至是体育馆,欣赏方式从面对面拓展为听广播、看电视,今天人们更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欣赏相声。
下面我就为你盘点下那些“穿军装”的相声演员。1978年,他和侄子常贵田合说的相声《帽子工厂》,作为批判“四人帮”的佳作,轰动一时。1985年,在由吉林省曲协、电台、电视台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十大笑星”评选活动中,常宝华以43263票排名第八,成为军队文工团系统相声演员的唯一一位获奖者。2006年8月,常宝华荣获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当一代又一代的相声从业者们试图让下一代中国人说好相声的时候,丁广泉却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琢磨着如何让外国人说好相声了,像来自加拿大的大山、来自喀麦隆的捷盖,来自美国的艾杰西,来自乌克兰的椰果,来自日本的西田聪,来自亚美尼亚的玛利亚,来自德国的郝莲露等等,到丁广泉先生去世之前,他已
辞旧迎新的时节,在万家灯火的守望中,有团圆的喜悦、有家人的叮咛、也有新年新希望的期盼。大年初一19:30,由东鹏特饮独家冠名播出的《京津冀过大年2025天津相声春晚》欢笑来袭,为祥和的春节增添快乐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