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于1921年开始酝酿《历史研究》,1927年开始撰写,1966年以《变革与习惯》作为这一著述工程的总结,历史45年之久,揭开了文明兴衰的谜题,启发人类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一个走过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东西方辉煌与衰落的英国历史学家,站在历史最繁冗的岔路口,写下了世界26个主要民族的兴衰图鉴——《历史研究》,向世人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被视为上个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汤因比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从世界历史的全局出发,发现研究了23种形态的社会文明,包括:西方社会、东正教社会、伊朗社会、阿拉伯社会、印度社会、远东社会、古希腊社会、叙利亚社会、古印度社会、古代中国社会、米诺斯社会、印度河流域社会、苏末社会、、赫梯社会、巴比伦社会、埃及社会、安第斯社会、墨西哥社会、尤卡坦社会、马雅社会、黄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前的商代社会。
身处加速变革的时代,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会发出疑问:我们该应对这个时代?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冠军分享了汤因比留下的五个洞见,启发今天的读者如何在加剧的变化中思考和面对现实问题。
民族的复兴,也是文明的复兴。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
目 录序 言第一章 交融厚植文明基因一、来源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二、体现于“两个结合”的化学反应三、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四、浓缩于交往交流的文化底色第二章 交融形成文明气度一、有源有流、有根有脉,在交融延续中坚守自立之本二、与时偕行、革故鼎新,在交融发展中坚守自强之道三、九州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