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墓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青冢”一词蕴含的文化意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同青冢既有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实物又存在大量咏青冢的古代诗词还有以活态方式流布于民间的传说故事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其前身为昭
昭君,自汉家而去,越秦道,赴大漠……8月23日,舞剧《昭君》揭开第二十五届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序幕。 昭君文化节期间,湖南文博业者王茜走进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她说,“从香溪到草原,从西汉到现在,昭君的故事令人敬佩。
中新社呼和浩特8月28日电 题:马背琵琶响,昭君墓犹新中新社记者 张玮昭君,自汉家而去,越秦道,赴大漠……8月23日,舞剧《昭君》揭开第二十五届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序幕。昭君文化节期间,湖南文博业者王茜走进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她说,“从香溪到草原,从西汉到现在,昭君的故事令人敬佩。
我国有着很长远的历史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出现了很多王朝,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职业,想必盗墓是最悠久的一个职业了吧,而且这个职业从三国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也不断完善出很多技术和经验来,因此很多古墓都难逃他们的魔爪,但有一个陵墓却逃过了一劫,它就是王昭君的陵墓。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昭君自有千秋在,昭君墓远远望着眼前这座33米高的封土堆,呈青黛色,近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这就是昭君墓。当地传说,每当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称“青冢”。
关于王昭君墓的几点考证文||武步成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人民百姓的心目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关于她的传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闻名中外的“昭君文化”。
看完了大昭寺和内蒙古博物院,品尝了手把肉和马奶酒,就返程准备奔大同的云岗石窟而去。因为对昭君这个人物太熟悉,又觉得一个坟墓没有看头,放慢车速犹豫了好几分钟,还是觉得千里迢迢来一趟塞外,拜谒一下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