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视频带你走进越江状态中的轨交崇明线,去看长江江底之下超大盾构推进的震撼场景。全长43公里的崇明线连接浦东和崇明,是上海轨道交通“穿越长江第一隧”工程,深度超过30米。这项超级工程的起点在长兴岛,由两台超大盾构“申通号”和“申崇号”双向同步推进。
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命脉。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长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年十月,长江进入枯水期,水位急剧下降,原本被江水覆盖的河床大面积裸露出来。这一现象,使得长江底部的情况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25日,“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全段精准贯通,穿江隧道作为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建设过程中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过程中到底拥有哪些“黑科技”?如何实现“智慧”穿江?上游新闻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11月5日,长江宜昌段因枯水季节,长江江底的胭脂坝大面积裸露出来,形成一个个江中沙丘与水塘,成群野生长江鱼隔离在水塘中,形成独特的鱼翔浅底景观。当前,长江流域雨水偏少,加上三峡水库蓄水,中下游水位持续退落,宜昌江段进入枯水期。
在中国的江河湖海中,黄河和长江是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的长度更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水量也一直都很充足,但在1954年的时候,在江苏省泰兴县的长江流域,发生了一件怪事,滚滚长江之水突然“消失”,造成了长江断流现象,江中的船只集体被搁浅,不少的鱼虾都蹦跳在淤泥里面,还直接露出了埋藏在江底的财宝,被周围的渔民哄抢。
1950年3月14日清晨,南京市公安局特侦队侦查员程芝清像往常一样,一身寻常市民装束,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了位于下关区宝善街的“寻梦茶楼”。在解放的头一年里,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这个市的公安局局长的更替应该算得上是最为频繁的。
近日,博主“渔猎齐哥”趁长江枯水期,于11月5日在长江天兴洲洲头江底捡垃圾时,发现有散落的人体骨骼后报警,视频引发关注。该博主表示,主要是趁着枯水期,清理河底的渔网、鱼钩、鱼线,保护水生鸟类和江豚,意外发现了人的头骨和肋骨等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