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一些大事的发生,也时刻提醒着咱们要加快发展国防建设,不断壮大咱们的军事力量,比方说在21世纪,我国就曾遭遇过一场很严重的危机,当时全球都认为中美会爆发正面冲突,不过关键时刻,美国航母却撤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我国取得了近百年来对外作战的巨大胜利,不仅扬我军威,也让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场翻身仗竟直接改变了我国的千年国运,这场战争胜利的背后,究竟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意义?
当抗日战争来到1938年时,日军已经在之前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大优势,在经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太原会战之后,我军损失惨重,日军也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在1938年秋季,日军出动了30万军队,配备有上千门火炮,数百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准备夺取我国的中部重镇武汉,为了守卫大武汉,国民党军集结了超过100万军队,双方近150万大军打响了这场战略转折之战。
一个国家从诞生到灭亡,就像人一样,有蓬勃发展的青年时期,也有垂垂老矣的王朝末年,就像人过了四十岁以后,就开始步入中年一样,一个王朝到了一个时期,就会开始走向下坡路,我们称之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各个中国王朝各个朝代的转折点是什么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夏商周时代开始我们国运是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至唐朝时期处于国运巅峰状态,但是安史之乱打破了华夏的国运抛物线,从安史之乱后开始,唐朝开始衰败,至宋朝分裂南北宋再到明朝土木堡之战最后到清末八国联军时代,华夏国运一直在往下走,到了民国时期外国人看中国人就跟现在外国人对待黑人一样,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最黑暗动荡的年代,国家支离破碎,百姓颠沛流离。
纪念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程中获得的这一历史性的胜利,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走向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说起中国近现代的国运,有人会嗤之以鼻,觉得那段历史满是屈辱与辛酸,哪来的“好运”可言?可如果换个角度看,细细梳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你会发现有些事还真是玄乎,那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偏偏就像命运的手,在关键时刻拨了一下指针,把中国从悬崖边拉了回来,甚至推向了更高的舞台。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一百年历史,此后也经历了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一百五十年,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只能算是刹那芳华,但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的国运崛起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我们一共经历了十次国运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