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丁萌 陈斯卉冬天是心梗的高发时节,56岁的司机师傅付先生(化姓)久坐不爱运动,还熬夜、烟酒不断,最近因持续胸痛不缓解被送到武汉市汉口医院急诊科,才知自己突发心梗,而这已是他第二次心梗了。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日前,苏州一小伙突发胸痛,被医院诊断为心梗,经过手术保住了性命。年纪轻轻、肝肾功能正常且无不良习惯,怎会突发意外?经查,小伙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庭成员均有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病史,其祖父及父亲均因此相继猝死,叔叔也接受过冠脉支架植入治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心肌梗死这个名词听起来很严肃,但它离我们并不远。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它更容易“盯上”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冠心病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卫生健康问题之一。而急性心梗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我国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心梗前会出现哪些信号?
很多人认为,心脏病和日常的饮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要吃得好,心情愉快,做饭时也不必过于担心。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接触了无数的心梗患者,有些人心梗发作前并没有明显的高血压或糖尿病史,也没有什么家族遗传史,他们只是过度劳累,或者饮食习惯上有所疏忽,而这些“日常的疏忽”有时恰恰成为了心梗的导火索。
相信许多朋友都听过心梗这种疾病,甚至对于一些年纪稍长的朋友来说,心梗可谓是大家日防夜防的“头号杀手”。但是即便如此小心,还是有一些朋友会“中招”,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也惶惶不已,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口歪眼斜的躺在床上。其实,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通讯员 杨康宁 杜立明说起心肌梗死,你想到的是不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是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实,并不光这些人群。前不久,就有一例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只有29岁!幸好他及时来到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得到及时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与2010年相比,占比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慢性病高发。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在现代社会,心肌梗死这一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的疾病,正悄然向年轻人袭来。你可能会想,心梗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才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华,怎么会和这种“老年病”扯上关系呢?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压力的增加,心梗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降低,甚至有些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心梗的“常客”。
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张文静近日,市民刘先生半夜在家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山东省中医院经过两次介入治疗才解除了风险。此前,刘先生的父母曾先后因心梗在省中医做了同样的手术。专家表示,心肌梗死不具有遗传性,但危险因素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躺在急诊抢救大厅病床上的张先生是一名IT公司的高管,此时的他感到胸闷、气喘,全身发抖,一种濒死感袭来,对死亡的恐惧笼罩在他的心里。医护人员紧急为其连上心电监护,发现张先生患有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后果不堪设想。
急性心梗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的特点,伴有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及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急性心梗虽然是一种危重症疾病,但也不需要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