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党支部着力把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和侗族刺绣非遗手工艺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侗族手工刺绣服饰和工艺品销售,助力村民稳定增收。 ↑2024年11月1日,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来自雷山县的苗族绣娘与侗族绣娘交流手工刺绣技艺。
随着侗年的临近,锦屏县侗族村寨的各种民俗活动逐渐增多,侗族群众购买新衣服、新饰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近日,走进位于锦屏县城的棉园绣坊侗族刺绣传习所,绣娘们在不停地赶制订单,前来选购新衣的顾客络绎不绝。由于该绣坊生产的服饰做工精细、布料好、刺绣图案精美,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原标题:侗乡绣娘一针一线绣出精彩生活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通讯员 李长华2023年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仁吉村,侗族妇女在切磋刺绣技艺。2023年9月28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仁吉村,侗族妇女在刺绣。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项目名称侗族刺绣项目级别 国家级所在地贵州黔东南在侗族的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盘轴滚边绣”,以出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平秋镇以及周边地区侗族妇女之手的绣作最为有名。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苑莹 梁正杰 通讯员 许晓红6月11日,“佛黔一家亲 携手幸福行”媒体团赴贵州黔东南参加2023年文化和遗产日活动,启动第二天行程。媒体团先后调研考察黎平县黄岗侗寨、从江县占里侗寨、岜沙苗寨等地,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11月1日,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侗族绣娘在进行手工传统刺绣。近年来,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着力把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和侗族刺绣非遗手工艺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侗族手工刺绣服饰和工艺品销售,助力村民稳定增收。吴德军 摄 图为侗族绣娘在进行手工传统刺绣。
近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家侗族刺绣传承体验馆,绣娘在进行手工传统刺绣。三江侗族刺绣是一种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其绣品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被广泛用于香包、背包、服饰、背带、抱枕、布鞋等,现已成为侗乡妇女居家就业创业的“指尖”产业,助力村民实现增收。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黔境定格 社会开新——清代贵州清代是贵州历史上剧烈变革的时期。政治上,调整了贵州省域,开展“改土归流”,设置“新疆六厅”。经济上,引入新品,疏浚商道,近现代工业萌芽,贵州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上,多族共融,人文蔚起,英才辈出。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寨从屯,侗族刺绣传承人韦丽姣在剪纸制作绣品图案(8月30日摄)。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刺绣是一种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其绣品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成为助力侗乡民众增收的特色产业。
图为绣娘现场刺绣。龚普康 摄图为绣娘现场刺绣。龚普康 摄 图为展示活动现场。龚普康 摄 图为展示活动现场。龚普康 摄 图为绣娘通过现场刺绣、纺纱等,展示刺绣技艺。吴练勋 摄 图为绣娘通过现场刺绣、纺纱等,展示刺绣技艺。吴练勋 摄 图为两位绣娘在交流刺绣技艺。
今年9月,在第17届夏季残奥会期间的法国巴黎,“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而开展。展览中,一套来自黔东南州台江县的“蝴蝶妈妈苗族古歌鼓藏衣”向世界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8月30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寨从屯,侗乡妇女在制作侗族刺绣产品。侗族刺绣是一种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其绣品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成为侗乡民众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中新社柳州10月13日电 题:广西千年侗绣出圈又“出海”:从濒临失传到驰名中外作者 张广权秋日的清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绣坊内人流如织。刚刚开门营业,便很快挤满慕名前来体验侗族传统服饰的游客。绣坊内,融入侗绣元素的团扇、茶杯垫、抱枕等,让人耳目一新。
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半月谈记者 林凡诗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刺绣,侗绣技艺延绵近千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绣是一道行走的风景线,是侗族人穿在身上的一部文明史。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侗族人的信仰与记忆;而今,勤劳智慧的侗族绣娘又赋予它更深厚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