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通讯员 林昭仪 江铭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许多中介公司为促成交易,在看房后便向客户收取一定数额的“诚意金”,而消费者常因分不清“诚意金”和“定金”的区别而造成损失。那么,因“诚意金”被转成“定金”,这笔钱还要得回来吗?
继此前南方+记者3月15日发布《10万诚意金退还一拖再拖,广州一项目被多位消费者投诉丨315特别报道》后,该项目诚意金纠纷有新进展,报料的消费者马先生告诉记者,项目相关负责人约他到项目并承诺最迟4月10日前退款。
“刷卡前说交诚意金,拿到收据一看写的是定金。我要求退款,销售却不给退。”近日,深圳市民齐女士向奥一网投诉,称她在宝安区石岩街道汇邦名都花园购房时被销售“套路”。齐女士还质疑楼盘销售人员把写字楼(商务办公产品)当公寓卖。
“做美容不花钱?”“成为免费形象代言人?”当消费者满怀期待地进入美容店,却发现想要获得这份“免费午餐”并不简单,这是“馅饼”还是“陷阱”?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消费者打卡美容服务遭商家恶意阻却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案件。今天让我们通过这则案例一探究竟!
白阿姨平常就爱做做美容、按按摩,也算是一位爱享受生活的老太太。去年,一通美容院的中奖电话,却让白阿姨觉得自己被套路了。这通电话来自贵阳钻石广场的时尚妆苑美容院。至于为什么中奖了还要花钱?白阿姨说,这是客户要交给美容院的诚意金。白阿姨:说我的手机号中奖了,叫我去店里说送我几个项目。
近期,多位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年初他们被告知“当选”美容美发店“形象代言人”,享免费做护理项目的福利,但需要支付一笔数额不菲的“诚意金”。店家承诺一年内做满若干次项目后,这笔“诚意金”就可以退还。结果,“形象代言人”好不容易做完了项目,店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近日,网友通过红网《问法湖南》栏目咨询:买房交的“诚意金”变“定金”,且一直不退,怎么维权?对此甘靖雯律师这么说↓常德网友问:5月7日,售楼处电话要我预交5万元购房诚意金,并承诺可以退。随即我手机转给其2万元(未开收据),剩下3万元要求我在2日内交。
在普通人钱包越来越扁的情况下,谁都在惦记着里面的三瓜两枣。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贷款##陷阱##超贷##你们都遇到过哪些骗局##省钱#发不信息竟然需要发300字?我是在考试吗?我的天啊好久没有这样动脑子了,我的视频有没有发上去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鬼。
继此前南方+记者3月15日发布《10万诚意金退还一拖再拖,广州一项目被多位消费者投诉丨315特别报道》后,南方+记者获悉,消费者在广州天河某知名高端楼盘被“扣留”的10万元诚意金,终于在4月10日被退还回来了。“历时差不多半年,还是一直催才退的了。”杨女士表示。
或许因为工作忙,很多人忽略了父母。养老诈骗警示案例 被告人马某伙同刘某全、万某鹏、王某富等人,假借“读者生活馆”、“读者俱乐部”等单位名义,多次在芝罘区某宾馆、某大酒店等地,采用会议营销的方式实施诈骗活动。
在生活中,熟人往往给人信任和可靠的感觉。然而,一些人却利用这种相熟关系,设下以介绍生意交保证金为幌子的诈骗陷阱,让事主遭受经济损失。记者从广州警方获悉,近日,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东沙派出所侦破了一宗典型的熟人诈骗案件。事主刘先生与饶某相识多年,双方关系十分融洽。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交付诚意金、订金和定金,有些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三者的区别以及这些款项该怎么退,广州市消委会提示消费者要注意这三者的区别:诚意金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在收取诚意金的同时,对消费者许诺一定的优惠,刺激消费者的积极性。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打着“一年免费护理”旗号的各类营销活动多次出现在各地理发店、美容院或养生馆。然而,当消费者满怀期待踏入店内,却发现商家往往又以“保证金”和“诚意金”等借口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费用。
“今天我们店里做品牌代言人抽奖活动,恭喜您被抽中了,可以免费体验一年36次的护理服务,没有任何手工费、产品费、服务费……”近年来,打着“一年免费护理”旗号的各类营销活动多次出现在各地理发店、美容院或养生馆。
“今天我们店里做品牌代言人抽奖活动,恭喜您被抽中了,可以免费体验一年36次的护理服务,没有任何手工费、产品费、服务费……”近年来,打着“一年免费护理”旗号的各类营销活动多次出现在各地理发店、美容院或养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