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以下简称“拉索”)又看到了不一样的宇宙现象。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拉索”成功捕捉到脉冲星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其光子最高能量达到300万亿电子伏特。
记者20日获悉,由清华大学和中国中铁工业所属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台掘爆机试验装备目前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该装备即将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文|江卿曻编辑|江卿昇前言继六代机、爆震发动机等军工黑科技之后,中国又一“大国重器”震撼登场。据权威媒体报道,这款新型原子钟的精度达到万亿分之一秒,不仅摆脱了传统原子钟对稳定环境的依赖,更能在军事野外条件下保持高精度运行。那么这款被称为“时间力量”的原子钟究竟有哪些技术创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航空母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以及大型邮轮是全球造船业公认的三大明珠,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2023年,中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首航。目前,我国第二艘国产大邮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和第一艘相比,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设计、建造、运营方面有哪些新的亮点?
要说不震撼是假的,毕竟它的射程能打到美国西海岸。弹头还能“分头行动”,谁看了不头皮发麻?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它第一次亮相,两辆巨无霸发射车轰隆隆开过天安门广场,16个轮子的HTF5980A底盘稳得像坦克,弹体16.5米长,60多吨重,气势直接拉满。
近期我国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多个重点工程迎来全新进展一起来看↓↓↓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装备安装中国再次承担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这是中国在成功安装其心脏设备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的观测数据,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可以辐射甚高能伽马光子,证实了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至少提高到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即将执行海上发射任务。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历经近7个月的奋战,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7月1日完成全环闭环安装。这标志着HEPS储存环实现全环贯通,正式进入联调阶段。
【来源:科技日报】1月11日,在江苏南通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它的主驱动“心脏”成功下井拼装,这也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建设又有了新进展。据了解,“江海号”盾构机整机长达145米,最大开挖直径16.
中国解放军在2025年春节期间公开展示了其陆基超远程战略预警雷达,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展示的雷达具有超过5000公里的探测能力,能够提前发现并跟踪500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包括刚刚发射升空的洲际弹道导弹。
原标题:大国重器!探访中国首个地震大科学装置 来看看它能做什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天津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在加强科创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在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用更多国之重器,为产业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