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亳州新闻网7月26日,亳州市政协“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专题议政性协商情况通报会召开。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7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39亿元、增速14.5%,均居全省第1位。
来源:亳州晚报在华佗镇小奈村朝天椒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除草。今年以来,谯城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乡村奏响增收“椒”响曲“来来来,咱们这几天的重点任务就是把杂草清理干净,大家辛苦一下,清理完之后就要给辣椒施肥了。
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了解到,2024年前9个月,亳州市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资金26大项58小项,补贴资金达282354万元。1-9月份,亳州市各级财政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惠及农户126万户,户均受益2241元。
9月23日上午,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亳州市主场活动在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开幕。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玉玺、市委副书记查文彪出席开幕式,副市长刘婉贞主持开幕式,市领导巩中、应国君、陈昭敏,谯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宋保众等参加开幕式。
2024年5月23日,亳州谯城区淝河镇淝河村王开成蔬菜种植基地里,连片种植的豌豆长势喜人,种植户王开成带着十多名村民正在采摘豌豆,干得热火朝天。志愿者协助农户收采豌豆。谯城区淝河镇供图“我采取轮作种植模式,初冬栽种比较耐寒的豌豆,豌豆收获后,就种植有机花菜等应季蔬菜。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5月份以来,亳州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成以上,为历史同期最少。亳州积极引导群众、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发挥全市8.3万眼机井作用,不等不靠开展抗旱播种。截至目前,完成抗旱浇灌面积429.5万亩次。
12月3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农机手驾驶植保机械对小麦进行喷肥、除草作业。眼下,正是小麦冬季管理关键时期,亳州市农民加强冬小麦田间除草、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苗情监测和技术指导服务,保障小麦安全越冬。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亳州市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常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以上、总产100亿斤以上、产量约占全省的1/8。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上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种粮比较效益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同时还存在土地细碎化、连片种植难的问题。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宋庄村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农户和党员志愿者正在抢抓晴好天气,采摘小辣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彤彤的小辣椒映红了椒农的笑脸,也映红了乡村振兴致富路。收获后的红辣椒。
2023年10月13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的农民在菊花种植基地采收菊花。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菊花、牡丹、白芍、白术等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