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女士在某超市选购了一袋标为“有机”的大米,该产品标签上赫然印有“纯天然、无污染”等宣传语。然而,在食用后,刘女士通过深入查询得知,该大米并未获得有机认证。因此,她向超市提出了退换货以及赔偿的要求。面对刘女士的合理诉求,超市方面以宣传资料仅供参考为由,断然拒绝。
买慰问品去看望朋友,不料慰问品中却未标明含有对身体不利的成分;买了两盒大米,包装上却写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字样……“3.15”期间,广州中院公布了部分与食品有关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消费者最终都获得了退款和10倍的赔偿。
下单买的明明是大米,商家却给他寄来了一小袋沙子。吉林延吉市的董先生至今无法理解商家的做法,而之后交涉中,商家称因为缺货又不想超过发货时限被平台处罚随意发了“赠品”。淘宝平台做出的对商家扣分、协调退款、平台补偿货款的30%的处罚和善后,无法令董先生满意。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热度跃升。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当下,我国“银发经济”尚处在发展阶段,覆盖面广、多元性强,市场潜力大。
家住福建的陈夏(化名)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3袋大米,付款后,该订单却在订单查询页面“离奇失踪”了,所付款项也在无任何通知说明的情况下被退回。陈夏认为平台故意隐瞒其订单并清除了其付款记录,以欺诈为由将网购平台诉至法院,要求恢复订单信息并予以赔偿。
6月13日,于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于2024年1月31日通过微信购买了vipkid的一对一口语课,共支出12244.10元,购买72节外教课。共上课10次后,由于班主任老师对课程服务不关心,而是发送大量广告,服务体验差、上课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