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获悉,该讲坛“人与生物圈计划”专场活动近日举办,聚焦人与自然“共·生”主题,来自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江豚保护、森林生态、动物监测、自然教育、社区发展等不同领域的6位演讲者,分别通过各自亲历故事的生动讲述,共同为公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特别推出的双碳专场,即将于本周末的6月25日下午闪亮登场,七位科学家将分别围绕二氧化碳精算、工业减排、清洁煤炭、碳卫星监测、生态固碳、太阳能发电、二氧化碳制淀粉等主题,先后登台开讲他们在双碳相关科研领域的各自“碳”索之路。
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正式公布,为让更多公众了解科技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特别推出双碳专场演讲活动,邀请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分享他们在双碳相关科学研究领域的经历和感悟。
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庆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清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书丽、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韬应邀前来,分享他们在二氧化碳精算、工业减排、清洁煤炭、碳卫星监测、生态固碳、太阳能发电和二氧化碳制淀粉研究中的科研故事与求真精神。
在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向公众开放之际,6位不同领域科学家近日应邀共同走进该馆所在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一起登上知名科学文化演讲品牌“格致论道”讲台,以“攀登者”为主题分别发表科学家精神演讲,分享各自成长经历和科研收获。
近日,由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 “格致科学盛典”在北京举行。盛典现场公布了“2023格致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并举办颁奖仪式,以表彰过去一年B站上的优秀科普作品和科普创作者。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星火之歌”的格致论道第108期暨2023年度大会科学文化演讲活动近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农业、衰老、建筑、天文等领域的7位专家学者应邀发表演讲,他们在跨界演讲中分享各自观点和经历,让公众感受到不同领域闪耀的“科学火种”,听到热爱科学、
关于中国的芯片为何落后上,中科院最近抛出了一个论调:根源在中国基础研究太落后。如果你认为这是只是何祚庥作为一位退休老人的个人意见,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后来中科院的副院长,也是中科院大学的校长李树深,和另一位中科院半导体所的研究员一起, 2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院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也是大谈基础理论落后问题。
除中国外,联合国其他4个常任理事国都有海外领土,遍布各大陆、大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最窄处仅37千米,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中国南海,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最短路线,连接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主要亚洲经济体,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通过,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水道。
录取通知书内附赠放大镜,将放大镜对准校训卡上的CVD金刚石单晶片时,“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清晰可见,这封有趣的录取通知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送给2021级本科生的礼物。新京报记者今天从国科大获悉,该校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