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健/新华社天文预报显示,8月31日9时36分月球将达到满月的状态,这是全年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因此也是本年度最大的满月。天文科普专家表示,由于本次满月时刻发生在31日上午,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于30日和31日这两晚欣赏这轮“超级月亮”。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文/张熠柠)先讲个冷笑话:2024年更有可能实现新年决心,因为今年是闰年(leap year),比其他年份多出一天。关于闰年,有不少有趣的问题。有些能轻松找到答案,比如,为什么会有闰年?
这个乙巳蛇年是一个双春年,即有两个立春,分别在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本次蛇年两个立春的时间双春年意味着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认为这很吉利,比如民间有“双春双喜”“一年有两春,遍地是黄金”的说法,认为双春年是比较吉利的,适宜大办喜事,诸事顺遂。
中新网南京7月31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31日消息,8月2日凌晨,2023年首场“超级月亮”将亮相天宇。届时只要天朗气清,公众可欣赏到一轮玉盘似的圆月装点夏日夜晚。通常来说,“超级月亮”是指近地的满月。
2024年是甲辰(龙)年,在古代有“太岁甲辰年,稻麻一半空”的说法,说的就是粮食的收成不怎么好,那么2025年的年景又如何?老人说2025年是“一闰逢双秋,秋冬仓库盈”,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我们来看看古人对于2025年的年景的预测。
2月10日,农历甲辰龙年开启,这个龙年共有354天,比刚刚过去的农历癸卯兔年少了30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说,甲辰年和癸卯年是农历年份。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是兼顾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是一种阴阳合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23年的喧嚣与繁华即将落幕,崭新的2024年正带着神秘的色彩向我们走来,对于中国人而言,新年不仅仅是日历的翻篇,更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当我们翻开尘封的古籍,探寻古老智慧的奥秘时,会发现2024年,这看似平凡的一年,却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青龙无春年,鼠猴穿红衣”,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导语:2025乙巳蛇年:双春闰六月,“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丰”,啥意思,有啥预兆?早了解早防备!公元2025年,从公历上看,这年是平年,共计365天。从农历上看,这年乙巳年(蛇年),闰六月,从2025年1月19日开始到2026年2月16日结束,共计38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