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络的普及,如今许多人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个词并不陌生,许多人也常在互联网上表示自己对某件事“PTSD”了。但是,究竟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呢?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二科的副主任刘希华医生对此作出专业解释。
11月1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学期刊出版社获悉,该院心理卫生中心张伟团队于近日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BMC Medicine发表文章《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心理韧性中的皮层形态变化及其相关的转录组特征》。
作者:秋 实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有序开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将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
PTSD是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的缩写,即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在创伤之后(心理和身体创伤) 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变大,心理失调混乱。PTSD患者主要有四种表现:1️⃣闪回:某些场景会导致痛苦记忆靈新浮现在眼前。
15岁的小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性格大变,往日的活泼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家人交流,甚至在学校也表现得孤僻。这样的变化让父母深感担忧,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场车祸可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创伤。
刘阿姨的衣服和裤子都被溅上了血,尽管刘阿姨不认识那两个打架的人,但自那以后她总是做关于父母打架的噩梦,每当身边的人说话声音大时,她都会觉得心跳加快,呼吸不畅,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十分警觉,担心随时会变成身体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