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客户端广州11月28日电(记者徐弘毅)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5日至27日在广州医科大学举行,中外与会专家就推动研究所未来发展和免疫学科研究、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长期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已赴广州实验室工作。10月31日,武汉大学官网发布了一则“严欢团队Nature发文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的消息。其中,该消息披露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石正丽的任职单位为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0月31日,武汉大学今天对外发布,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30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custo
是不是又落人口实已经不重要了,发生了的真相已经发生了,天知地知。2024 年 10 月 30 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严欢团队、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 David Veesler 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他们首次提出了“定制化病毒受体”的概念,为病毒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与契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目标定位是面向国家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重大需求,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聚焦高致病性病毒与生物安全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
近期以来,有网友反映,同样是奥密克戎感染,就出现了不同区域症状不同情况,如广州症状轻、北京症状重。12月12日下午,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他们也注意到,这一波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在广州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患者,症状不太一样。
01#10月3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与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在Nature发文。
2025 年 2 月 7 日,武汉大学严欢、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广州实验室石正丽团队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lated coronaviruses 的研究论文。
2025 年 2 月 7 日震撼发布。由武汉大学严欢、美国华盛顿大学 David Veesler、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邓增钦以及广州实验室石正丽共同通讯的研究论文 “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lated coronaviruses”,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在线发表,为人类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进化和传播机制打开了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