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女士忧心忡忡地来到门诊,伸出手问医生:医生你看,我的手上长了一个包,怎么办啊?是不是肿瘤啊?门诊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为“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咋回事?应该如何治疗呢?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病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智春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什么是腱鞘囊肿?
当身体查出囊肿时,总是让很多人出现无限的遐想,更加害怕囊肿是身体癌症的信号,若没有及时的治疗,容易危及到生命的安全,那么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其实大部分的囊肿都不需要过度的治疗,当然如果出现在这三个地方,也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该病多见于20至50岁人群,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腱鞘囊肿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慢性损伤:局部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营养不良,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而形成囊性肿物。
通讯员 王艳瑛“胰腺”既是人体主要的消化腺之一,负责配合肠道,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唯一具有胰岛功能的器官,负责产生各种胰岛素,平衡体内血糖指数。当患上胰腺囊性肿瘤,一部分人认为,那就是得胰腺癌了,似乎已经“判了死刑”。今天听听医生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口腔大智慧”口腔保健小助手。今天要聊一个听起来吓人、实则很常见的口腔问题——颌骨囊肿。有人说它像口腔里的“定时炸弹”,有人称它为“骨头里的水气球”,今天咱们就一起掀开它的神秘面纱,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多“戏精”! 一、颌骨囊肿:骨头里长了个“泡泡”?
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因皮肤下方长出了“疙瘩”到院就诊。它们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大小不同,硬度不同,活动度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在医学上,它们被统称为“皮下肿物”。皮下肿物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病症,通常表现为皮肤深面的肿块、结节或皮肤表面的凸起。
腱鞘囊肿也称“滑液囊肿”,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附近的囊性肿物,内含无色透明或微白色、淡黄色的浓稠胶冻状黏液。古称“腕筋瘤”“腕筋结”“筋聚”等。发病部位通常在腕关节、踝关节、手、足,且多发于背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