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本次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上海静安”客户端邀请三位医学专家沈银忠、宁镇、李志华为大家科普讲解了艾滋病防治知识静宝带你回顾重点内容~哪些人群被称为容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TA们有什么特点?
为评估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之后奥密克戎毒株在境内的传播模式、有症状感染者中重症患者可能比例、以及此波疫情在大城市和中西部农村的走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陈赛娟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攻关,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
数据表明,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原因在于这部分人群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如果其中有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就会造成艾滋病在吸毒者中通过血液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所以肺癌的防治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问题。但是在肺癌的筛查中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认为肺癌只有烟民才会得,但其实这是不对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陈昶介绍,吸烟是导致肺癌最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遗传、环境等诸多的因素。
2023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贯彻癌症三级预防原则,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在肺癌早期,患者基本没有症状,很难发现,多数肺癌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肺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高危人群要尽早筛查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基因突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