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云南麻栗坡的洗尸台。人员在工作中为解放军牺牲的战士清洗尸体。记者拍下了这张悲惨的照片。1987年1月7日,我军收复崂山领土的战斗中,袁熙和摄影师干事·李斌紧随进攻部队的身后,用胶片不断定格雄伟山河的影像。
在遥远的云南边陲,有个地方鲜少有人提及,但那里却是历史与英勇交织的圣地。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字,袁熙,他虽然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的镜头和笔,却像刀剑一样锐利,记录下了那里的每一次震撼与感动。
老山脚 下,有许多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英雄台。台子上,连通着清澈的山泉水。台子紧靠着绿荫葱郁的老山。台子上有长年奔流不息的山泉水。就是这样简陋的水泥做的英雄台,见证了烈士最后的辉煌。1一次战斗中,595团14具烈士遗体还遗留在高地上。无论如何,也要把烈士的遗体抢回来。
清明节又快到了,我本家的两个侄子刘子和来记,都一个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一个参加了老山保卫战,在此记者林云以此文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在云南麻栗坡的宁静山区,有一个陵园,它默默地守护着957名越战英烈的尸骨,那是越战留下的沉痛印记。
当年在老山战场上,前方牺牲的战士,都会被运送到洗尸台清洗干净再送往后方,当时几乎隔几百米便有一处这样的洗尸台,后勤人员为烈士清洗遗骸、整理仪容换上新军装送他们最后一程,转运后方火化,家属收到的只能就是一份通书,在这里至少洗过 1.2万名烈士遗体,然而他们大多牺牲时才 20岁左右,足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当DR6524航班于2023年4月7日15点15分从太原武宿机场腾空而起的时刻,似乎心没有跟上瑞丽航空承载身躯爬升的节奏,这或许是心过于沉重的缘故,或许是受今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影响,其实身心的瞬间别离,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当年曾许愿今生一定要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烈士陵园祭拜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灵,因为当时我也戎装在身,脱掉军装后,又有走访当年战火纷飞老山的渴望,然而时隔四十余年,久拖的心情今日方得如愿,这是心如此沉重的根本缘故。
南疆的土地,殷红如血。伫立着穿越时空的悲壮——麻栗坡烈士陵园。走近掩埋烈士的坟场,一排排坟茔默默守护,如威严的堡垒,像待征的铁骑,仿佛一声令下,一个个男儿便会从这里跃起,冲向血与火的战场。穿过座座坟茔,我在寻找着。蓦然,我看见了一张青春的面容,似乎还带着孩童顽皮的微笑。
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以及之后的老山、者阴山等边境防御作战,上百万中国热血军人和广大支前民兵,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奔赴战场,英勇战斗。在长达10多年的战火硝烟中,数以万计的中国热血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0多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
纪念收复老山作战36周年:老山、英烈、麻栗坡烈士陵园 张祥敏(梦飘零)您的名字,叫麻栗坡县烈士陵园这辈子,我们愿将所有的情感和牵挂都给予您给您最深情的惦记和挂念和,那一次次循环往复的、永不消失的祭奠 麻栗坡烈士陵园航拍图您的名字,叫老山主峰这辈子,我们愿把最多的爱恋和崇敬都给予
祖国南疆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安眠着978位英雄,他们大都正值青春,十七八岁的年纪,却为了国家的安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每一段故事,都让人意难平。陵园里,每一座墓碑都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