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有这样一群患者,他们先天存在听力障碍,没有正常的耳朵,同时存在功能和外貌的缺失。这就是先天性小耳畸形。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左右,是主要的出生缺陷之一。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北京市医保局发布通知,自1月24日起,耳廓畸形矫正术、再造耳廓修整耳甲腔耳屏成形术两项目的医保支付范围调整为“甲类”,仅限耳部先天性、外伤、肿瘤、炎症导致的耳畸形患者。“先天性小耳畸形作为面部仅次于唇腭裂的常见出生缺陷,发病率很高。
每个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都盼望着自己的宝宝健康可爱。现代技术在孕期就能提前发现一些致死致残性的出生缺陷,但一些小的结构异常就不一定能发现。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名叫小红,自出生起,她就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耳朵。
手术中。本文图片 上海市东方医院供图一名小耳畸形的6岁儿童晨晨(化名),近日在上海市东方医院接受了一次成型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再造手术。12月7日,上海市东方医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透露,在一周多前,来自河南的晨晨在家人陪伴下前来该院整形外科就诊。
山东少年航航和妈妈都患有小耳症,在南京医生的妙手下,母子俩依靠3D打印获得了新耳朵。医生介绍,在我国,每万名新生儿中就有3例小耳畸形,发病率在面部畸形中仅次于唇腭裂,建议在孕前进行遗传学检查,孕期更要做好保护和筛查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蒋海越。图为手术中的蒋海越(右)。6月23日,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廓再造手术被纳入北京医保报销范围。作为此举的倡导和推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又称八大处整形医院)院长蒋海越医生这段时间总是乐呵呵的。
然而“先天小耳发育畸形”的孩子们却备受煎熬,为解决这类孩子的苦恼,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郭树忠院长在世界人口日来临前夕为多名耳朵缺失的孩子成功进行了二期手术,从此这些孩子们都拥有了漂亮的“新耳朵”。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整形再造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潘 博本报记者 李珍玉小耳畸形是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器官畸形之一,主要治疗方法为耳廓再造手术。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7日讯(通讯员 彭湘粤 记者 王璐)家住衡阳的贤贤(化名)今年8岁6个月了。他长着一双明亮而好看的眼睛,然而命运却在他的右耳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记。贤贤出生时,右耳形似花生,缺乏正常耳廓应有的形态,这在医学上被诊断为先天性小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