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的烽火中,出现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新型武器——37型“斯科达”榴弹炮。这是一种彻底颠覆传统设计理念的武器,它的问世,虽然错过了在二战中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披甲上阵抵抗德国铁蹄的机会,但它的量产却是这群德国人接管后才得以开始。
sFH 18型15厘米榴弹炮是二战期间德国步兵师中最重型的榴弹炮。通常每个步兵师的炮兵团都装备一个营12门sFH 18,它是步兵师最重要的火力。它还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火箭增程炮弹的火炮。到二战结束之时,共生产了6756门。在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还购买过一批特殊定制的sFH 18。
“迪塔”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捷克生产的一种新型火炮系统,它是在“达纳”M2基础上发展而来,拥有新的高度自动化炮塔。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最早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中就有波兰,这是很多中国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波兰承认伪满洲国不是梁静茹给它的勇气,而是当时的波兰确实很有实力,战绩也很“辉煌”,当时的波兰在内心深处是和日本心有戚戚然的。
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收拾残局重建国防力量,此时除了人员重组这些问题之外,还有武器装备的问题,大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手中不少遗留的德式装备和原来的本国装备,它们新旧不一,更重要的是新生的国家向苏联靠拢,武器装备也按照苏军的体系打造,这就导致大量战后回收的装备无用武之地,不过并非所有装备都放入了仓库,其中sFH 18 150毫米就接受了改装。
在一二战期间,大口径火炮是终极武器,仅次于现代化的导弹,尤其是榴弹炮和加农炮,不仅射程远,口径也都超过了100毫米,都相当于重型火炮的归类,那么本期我就来为大家们盘点15门,二战期间的著名牵引式重型火炮,当年最出名的德军88毫米火炮与这些超过100口径的重型火炮相比,它真的不算什么。
比如,此前在欧洲中部的捷克斯洛伐克,便在1993年的时候分成了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随之而来的就是两国在之后各自拿走了,曾经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许多军工产业和技术,那在这当中,当时堪称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达娜”系列轮式自行榴弹炮的生产技术,也在随后分别被捷克与斯洛伐克给拿走了一部分。